近日,江蘇省教育廳公布2023年江蘇省教學名師人選,我校機械工程學院院長宋海潮入選。江蘇省教學名師是省教育廳為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加快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制定的高層次教育人才支持計劃。
宋海潮,工學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機械工程學院院長。2002年8月入職我校,主要從事數字化設計與先進制造技術方面的教學科研工作,發表高質量論文40余篇,編著教材4部。
搭梯建隊,育培匠師。作為江蘇省高?!扒嗨{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培養對象和優秀青年骨干教師,宋海潮積極發揮“傳幫帶”作用,帶領團隊聚焦制造業“智改數轉”發展大勢,高標準推進江蘇省高等職業教育高水平骨干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建設,讓青年教師在教學科研團隊中淬煉技術技能,涵養職教情懷,掌握產教融合的教學規律,幫助他們從“技術小白”成長為既能“堂上”講理論,又能“下廠”做實操的“雙師型”教師。在宋海潮的指導下,團隊涌現出一批師德高尚、業務精湛、敢闖敢拼、充滿活力的專家型技術人才。青年教師于鵬在他的指導下斬獲江蘇省智能制造與建造安全能力測評競賽一等獎,獲評“江蘇省技術能手”榮譽稱號。
成己立人,以生為本。宋海潮聚焦裝備制造產業“智改數轉”的發展大勢,對接新興崗位、不同專業和不同生源的實際需求,帶領團隊分類開發出《線切割慢走絲壓板組合的加工與制作》《橋架直線滑輪的加工與制作》《快速機床定位器的加工與制作》《工業級小臺鉗》等實踐項目,指導學生完成產品加工10000余件,幫助不同稟賦的學生實現了知識的積累、技能的提升。他參與撰寫的“在職業大學讀本科”案例得到“全國人大”“教育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權威媒體報道。
躬身制造,向新而行。近年來,江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科技創新解決“三農”問題,推動農業數字化建設,打造農業強省。宋海潮以解決“三農”問題為使命,幫助農民增產增收。水芹是我省第二大水生蔬菜,播種面積約20萬畝。水芹的采收期一般在寒冬時節,受生長環境限制,要靠采收工人深入齊腰的水田,在淤泥中行走勞作,極為辛苦。為了解決采收難題,宋海潮與團隊成員歷時2年時間研發出水芹智能收割機,在我省率先實現水芹機械化采收“零”的突破。宋海潮帶領團隊與北京精雕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天工國際有限公司等行業領軍企業深度合作,在為企業提供智力支持的同時也反哺教育,實現科研成果轉化落地,并將行業產業需求帶回學校,推動專業鏈和產業鏈精準對接。近3年,宋海潮帶領團隊與研究領域相關企業合作橫向項目10余項,到賬經費420余萬元,獲授權專利46項。
學校將充分發揮教學名師的示范引領作用,推動學校教學團隊建設和青年教師培養,全面促進教師教育教學水平提升,為學校建成“全國領軍、世界一流”職業技術大學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黨委教師工作部、人事處 編輯/邱羽柔 審核/張莉)